联系电话 400-123-4657
  • 米乐·(M6)栏目幻灯一
  • 米乐·(M6)栏目幻灯二
  • 最新公告:
    易倍体育EMC·(中国)官方网站 诚信为本,市场在变,诚信永远不变...
    热门分类: 第一系列 | 第二系列 | ......>>更多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易倍体育EMC >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
    米乐m6【交易所新闻】“碳交易中的司法问题”研讨会在上海环境能源所召开添加时间:2023-07-10

      米乐m6原标题:【交易所新闻】“碳交易中的司法问题”研讨会在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召开

      2021年8月18日上午,“碳交易中的司法问题”研讨会在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以下称上海环交所)举行。本次研讨会由上海市法学会环境和资源保护法研究会主办,上海环交所协办米乐m6。来自最高人民法院、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三分院、上海铁路运输法院、上海环交所、大成律所事务所(上海)、上海兰迪律师事务所、上海众华律师事务所、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上海捷华律师事务所等实务部门的专家,以及来自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上海政法学院、福建师范大学等高校学者70余人出席会议(含线上)。上海环交所副总经理宾晖、副总经理陆冰清出席会议。

    米乐m6【交易所新闻】“碳交易中的司法问题”研讨会在上海环境能源所召开(图1)

      上海市法学会环境和资源保护法研究会会长、复旦大学教授张梓太主持会议。上海环交所副总经理宾晖、复旦大学的林宸宇博士生和张叶东博士生分别作主题发言。

    米乐m6【交易所新闻】“碳交易中的司法问题”研讨会在上海环境能源所召开(图2)

    米乐m6【交易所新闻】“碳交易中的司法问题”研讨会在上海环境能源所召开(图3)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的张心全法官、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三分院季刚副主任、上海铁路运输法院环资庭施佳黎庭长、复旦大学法学院李传轩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王岚副教授、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吴荣良律师、大成律师事务所徐艳律师等分别在问题研讨环节发言。

      关于“涉碳交易纠纷”的案由与管辖权确定问题,根据现行《民事案件案由规定》的规定,“合同纠纷”案由项下已经增加了“碳排放权交易纠纷”与“碳汇交易纠纷”。目前,碳金融纠纷尚未形成独立的案由,原因可能是目前我国碳交易还主要停留在初级阶段,碳金融的发展还有待观察。倘若未来碳金融形成一定规模,且其纠纷具有特殊性,可考虑增设新的案由。针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非碳交易的涉碳案件,尤其是涉碳公益诉讼,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政策背景下,可以考虑增设“气候变化应对诉讼”案由,以期将碳排放类案件纳入管辖范围,真正实现“协同增效”。

      在司法实务中,法院对于涉碳交易案件的管辖权分配也是亟需解决的问题。若尝试将碳交易类案件以“金融属性强弱”为标准进行划分,针对基于金融属性较强的法律关系而产生的纠纷米乐m6,则可由更具专业经验的金融庭或金融法院管辖。由于碳交易制度的终极目标服务于我国“3060计划”,故而对于其他涉碳交易纠纷,应由环资庭而非传统民庭管辖。在地域管辖方面,考虑到全国碳交易市场发展初期,各方面制度和规则都较不完备,应首先确保法院对交易法律制度、市场规则的理解和适用保持统一,保障碳交易市场稳定运作、确保交易安全,在此基础上可规定:凡依托上海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交易而发生的民事纠纷均由属地法院管辖;依托地方市场的,则根据一般案件管辖规则确定。

      在案件类型方面,涉碳法律纠纷则可以按照行政、民事、刑事三种类型分别研究。

      首先,在涉碳行政案件中,碳配额分配纠纷集中体现了碳排放权“公私混合”双重属性所带来的矛盾,因而较为特殊。碳排放配额的发放行政专业性较强,且涉及国民共同利益,当纠纷发生时,需将行政复议作为行政诉讼前置,且相关利益第三人也可以提起此类诉讼。关于核证减排量与碳排放配额于实践中能否或如何被司法机关冻结拍卖的问题,同样面临碳排放交易目标与手段的冲突问题。由于司法冻结与清缴履约将不可避免地发生冲突,势必产生二者的顺位排序问题。其次,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与碳排放配额来源、性质皆不同,法院在审理裁判时,是否需要对两种客体区分对待、审理原则的侧重点是否应该有所不同,也是可供讨论的一个问题。例如,不同于碳排放配额具有由国家背书的真实性,CCER更具自愿性和灵活性,受监管的力度较小,若出现当事人虚构CCER的情况,如何确定相关义务人的责任是关键。

      涉碳交易的公益诉讼也可能被提起,如以要求企业公开碳排放或碳交易信息为由的公益诉讼、以企业不规范进行碳交易或碳排放为由提起的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民事公益诉讼、当企业未履行清缴义务时政府提起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等等。

      面对即将到来的碳交易司法问题,首先应遵循现行法律的规定,不能突破现行法的框架;其次应适当发挥司法能动性,保护好适格主体的合法权益,为全国碳市场的平稳运行和长久发展保驾护航;最后应把握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明确碳市场交易是为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一种市场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