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 400-123-4657
  • 米乐·(M6)栏目幻灯一
  • 米乐·(M6)栏目幻灯二
  • 最新公告:
    易倍体育EMC·(中国)官方网站 诚信为本,市场在变,诚信永远不变...
    热门分类: 第一系列 | 第二系列 | ......>>更多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易倍体育EMC >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
    关于碳中和的六个误米乐m6区!添加时间:2023-07-12

      米乐m6(本文系由深圳创新发展研究院、博研商学院、深圳企联等共同主办的“科技创新院士报告厅”第四期内容,7月15日上午,刘科院士围绕“碳中和误区及其现实路径”做了演讲。以下内容根据刘科院士的演讲录音整理,经刘科本人审订。)

      刘科院士曾在海外工作过二十多年,之前在GE、UTC(联合技术公司)、埃克森-美孚等单位工作,2009年回国。回来以后第一份工作就是参与筹建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现国家能源集团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并且担任副所长和首席技术官。目前,刘科院士担任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和清洁能源研究院院长。

      刘科院士一直致力于研究低碳和能源的事情,现将他本人7月15日上午在“科技创新院士报告厅”第四期上“碳中和误区及其现实路径”部分演讲内容与大家分享一下。

      当前大众对碳中和的挑战及认知有一定局限,认为单一的技术路线或者技术突破能够解决碳中和问题,因此常存在几个误区:

      第一个误区是认为风能和太阳能比火电都便宜了,因此太阳能和风能完全可以取代火电实现碳中和。这句线小时,而中国的太阳能每年发电小时数因地而异,在1300小时到2000小时之间不等,很少有超过2000小时的区域,平均在1700小时左右;也就是说太阳能大约在1/5–1/6的时间段比火电便宜;而在其他4/5-5/6的时间段,如果要储电,其成本会远远高于火电。风能每年发电的时间比太阳能略微长一点,是2000小时左右,但电是需要24小时供的,不能说一个电厂一年只供一两千小时,因为我们用电不能说有太阳有风的时候用电,没太阳、没风的时候就停电。太阳能和风能是便宜了,但最大的问题是非稳定供电。

      不可否认,中国的风能和太阳能发展了将近四十年,取得非常大的成绩,我们给这个领域做出贡献的科学家们以崇高的致敬。但直到今天,风能、太阳能与煤电相比仍然是杯水车薪。以2019年为例,全国的风能和太阳能加起来发电总量相当于1.92亿吨标准煤的发电量,而中国年发电耗煤大约是22亿吨煤,相当于18-19亿吨标准煤,也就是说,风能和太阳能只能占煤电的10%左右。

      而且,电网靠电池储电的概念是非常危险的。据估算,目前全世界5年的电池产能仅能满足东京全市停电3天的电能。如果说我们有4/5的时间或者5/6的时间要靠电池储电,这是不可想象的。况且,这个世界也没有那么多的钴和锂,没法让我们造那么多的电池。在这种情况下,弃光弃风的问题非常严重,因为电网只能容纳15%的非稳定电源。风能、太阳能发出来的电,电网没法全部承受。如果继续增加风能、太阳能,同时大规模储能问题解决不了,只能废弃更多。

      弃光弃风在中国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技术因素,就是因为太阳能、风能是没办法预测的,电网小于15%可以容纳,多于15%容纳不了,这是一个很大的技术难题,到现在还不好解决;二是机制因素,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可能会让地方出于各种原因不用风电、光电、水电。机制问题在中央大力推动“碳中和”的背景下是可以解决的,但技术问题,不容易解决。

      因此,太阳能和风能需要大力发展,但在储电成本仍然很高的当前,在可见的未来仍然无法全部取代化石能源发电。

      第二个误区是人们以为有个魔术般的大规模储电技术,认为如果储能技术进步,风能和太阳能就能彻底取代火电。这个假设太大了,因为自铅酸电池发明至今一百多年来,人类花了数千亿美元的研发经费研究储能,可从铅酸电池的90千瓦时/立方米增加到今天特斯拉的260千瓦时/立方米,电池的能量密度并没有得到革命性的根本改变。要知道,汽油是8600千瓦时/立方米。同时,迄今大规模GW(十亿瓦特发电装机容量)级的储电最便宜的还是100多年前就被发明的抽水蓄能技术。

      科学技术的突破不是没有可能,但是只有发现了才能知道发现了。今天无法预测明天的发现。我经常举一个例子,火药发明之后近一千年才有枪的发明。枪的机械原理其实很简单,但是你要说火药发明后就可以预测肯定会发明枪,那就错得离谱了。这就提醒我们,在制定任何战略时,都千万不要假设未来这块有突破就可以做什么事。我们制定战略一定是以已有的、证明的、现实的技术路线为基础。

      不同行业的进步不一样,计算机行业有摩尔定律,这么多年确实发展得很快,但是能源行业目前还没找到类似摩尔定律一样的规律,“碳中和”必须选择现实可行的路线来推进。

      有一个笑话是,比尔·盖茨跟波音公司总裁讲,假如飞机行业的技术进步跟计算机一样快,那现在人人都可以不用开车,可以改为开飞机了。波音公司的总裁说,假如我的技术跟你一样的话,这个世界就没人敢坐飞机了,因为那个年代计算机动不动就死机。所以说,大家不要认为某一个行业发展很快,其他的行业就都一样。能源行业就是一个不断地砸钱但技术进步缓慢的行业。未来储能技术肯定会有新发明,我们鼓励储能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但是在制定战略目标的时候一定要谨慎,没发明的时候就不要先假设这个事情存在。

      第三个误区,有些人认为我们可以把二氧化碳转化成各种各样的化学品,比如保鲜膜、化妆品等等。这些要能转化、能赚钱,可以去干,但是这些解决不了二氧化碳的问题。粗略估算,一个三口之家一年平均排放碳22吨,但什么产品一个家庭一年也消耗不了20多吨。

      另一方面,全世界只有大约13%的石油就生产了我们所有的石化产品,剩下的大约87%的石油都是被烧掉的。如果把全世界的化学品都用二氧化碳来造,也只是解决13%的碳中和问题。所以说,从规模上二氧化碳制成化学品并不具备减碳价值。二氧化碳转化为其他化学品对减碳的贡献是相当有限的。

      所以说,把二氧化碳转化成任何化学品,如果能赚钱那可以去干,但挣不了钱就别打着“碳中和”的概念来拿国家的补贴。讲这个话我可能会得罪很多人,特别是企业界的人。但我们科学家要讲事实,拿数字说话。我也参加过很多关于碳中和的论坛,很多时候甚至有些经济学家在讲的时候,没有数字的概念,只有一个粗概,说这样可以减碳、那样可以减碳,但是对减多少没有概念。这个也不能怪他们,隔行如隔山。

      第四个误区,是说可以大量地捕集和利用二氧化碳。利用CCUS技术,把生产过程排放的二氧化碳进行捕获提纯,再投入到新的生产过程中进行循环再利用或封存。理论上能够实现二氧化碳的大规模捕集。现在大家说在电厂把二氧化碳分离,分离完以后打到地下可以做驱油和埋藏等等其他的作用。那么我们看看,未来十年,中国整个二氧化碳驱油消耗量大概是600多万吨,我们一年的排放是103亿吨。而且驱油这个阶段是一部分二氧化碳进到地里,还有一部分会跟着油出来,它不是一个完全的埋藏。

      把碳打到地下埋藏,我回国前在GE曾经做过这个事情。把煤和水、氧转成氢气和二氧化碳,氢气燃烧发电产生水蒸气,二氧化碳就打到地底下。我们做了示范工程,前后花了28亿美元,有上百名博士参与,用了7年的时间,这个示范具有环境方面的意义,并且工厂在美国运行至今,但是不具备经济性。我们做完这个项目以后,发现这是GE创立以来最复杂的一套工业系统。别看全GE可以生产的包括飞机发动机、医疗器械、核磁共振、CT等等这些,包括三峡水利工程的设备和青藏线的火车头等等,但是GE成立以来最复杂的一套系统就是我们当时做的“零污染火电厂”,不过这个成本太高了。

      我回国之前和当时的GE总经理交流,他在一次演讲中也提到今后通过煤炭零污染的火电厂解决二氧化碳的问题,但是讲完就下来跟我说,别看我在会上那么讲,真正要去做还不如干核能,核能比零污染火电厂便宜多了。当然,那会儿福岛核电站事故还没有发生,核能可以做。法国现在将近70%都是核能,做了几十年了。但是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故之后,全世界都在提高核能的安全系数,这个安全系数到后期每提高一点,成本就增加很多。

      碳中和不光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经济和社会平衡发展的综合性问题。现在在电厂把二氧化碳分离,分离完以后打到地下可以做驱油和埋藏这条路,在可以驱油的地方可以改,还有一点经济效益,我国新疆等地已经有类似的二氧化碳驱油工程。这块的成本是把二氧化碳分离出来的成本,我们算过,假设打下去的成本为30美元一吨,其中20美元是把二氧化碳从整个尾气里面分离出来成为纯二氧化碳,5美元是输送,另外5美元是把它压缩到地底下。分离是核心,成本也最大。在目前的技术手段下,靠CCUS利用来处理的成本很高,作用也是有限的,当然这也可能是实现碳中和的保底技术。

      实际上,我刚刚讲的每一件事,比如风能、太阳能都对碳中和有贡献,我们每一个都应该去做,但是今天的技术你再怎么做,对碳中和的贡献是有限的。当然,这不是说让大家不去做,我们每一个人能够努力的都去努力,毕竟积少成多。

      第五个误区是认为通过提高能效可以显著降低工业流程、产品使用中的碳排放,就可以实现碳中和。能效永远要提高,提高能效也很对,也是世界上成本最低的减碳路线。但是我经常问一句话,加入WTO这二十年来,我们国家的能效提高了还是降低了?我们能效提高了很多,但是碳排放的总量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增加得更多。我记得2000年中国的石油消耗大概是2点几亿吨,2010年大概是4亿吨,到去年是7.5亿吨。

      我是做能源的,从能源的数据变化可以看到整个社会的变化。我们加入WTO之前有一个很重要的数字,中国的煤产量大概是12亿吨,基本上自产自销,出口有一点,但很少。结果到2012年短短12年的时间,从12亿吨飙升到36亿吨,这是一个天量,当然也伴随着碳排放。这该怎么解读?唯一的解读是加入WTO,世界的市场向中国开放了。当然,这一期间我们大量的房地产建设也是一个因素。煤的耗量表示电的耗量,电的耗量表示工业化的程度。这期间能效肯定提高了很多,但是单凭能效也难以解决碳中和的问题。因此,提高能效是减碳的重要手段,但只要仍然在使用化石能源,提高能效对碳中和的贡献也是非常有限的,提高能效确实是成本最低的减低碳排放的方式,也是最应该优先做的,但是有一个现实的考量就是不能光靠能效提高就能够达到碳中和。

      第六个误区是认为电动车可以降低碳排放。前段时间,我在网易公开课上讲《电动车和氢能的历史与未来》,全国大概有十几万人观看,很多领导看完以后跟我讨论这个问题:为什么我们要发展电动车?很简单,主要是因为中国的石油不够,我们石油73%靠进口;还有就是雾霾的问题。

      我们石油不够,寄望于我们的多余的发电能力,这样发展电动车是有好处的。因为电厂正常一年8760小时,但我们实际使用不到4千小时,这是资产的巨大浪费。而且毕竟电动车可以让局部的污染降下来,比如东部地区的用电很多是在西部新疆等地发的,污染在西部新疆等地排放,不在东部地区排放米乐m6。但是,在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分析看来,对全球气候变化并没有什么影响。

      为什么靠电动车不能完全解决碳中和的问题?只有中国的能源结构彻底改变以后,电动车才能算得上清洁能源,也才有可能做到碳中和。如果能源结构不改变,电网67%的还是煤电,那电动车的盲目扩张是在增加碳排放,而不是减少碳排放,这个你们去算一下就知道了。只有能源结构和电网里大部分是可再生能源构成的时候,电动车才能算得上清洁能源。

      大家老在谈一个问题,说假设马六甲海峡封了以后我们能源安全的问题怎么解决?但是这个东西你要仔细考虑,靠电网是解决不了的。因为电网在现代战争中是最脆弱的东西。石油可以到处分布,可以分一万个点去藏,炸了一个油库,其他的还可以用。但一个城市的电网只有一个配电中心站,电网的安全也非常重要。

      有的时候,能源政策和碳排放的政策不能因为假设战争发生,别人打我,就不顾成本干一些高成本东西。第一,打仗是小概率事件,第二,真正到那会儿是靠一个国家的制海权、制空权等综合能力,而不是说靠一个电动车就能够解决问题的。

      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培训中心联合广碳所开展碳交易员培训(在线学习取证),助力全国碳市场及大湾区绿色低碳发展建设,并为国家早日实现“零碳”目标和碳排放达峰提供人才支持。线元/人(含培训费、电子版教材、证书费)。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北极星电力软件网获悉,6月26日,镇江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镇江市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计划》)的通知。《计划》指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开展工业节能诊断,推动专精特新企业加快应用先进节能低碳工艺、技术和装备,实施能量系统优化、用能设备系统能效提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省市关于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工作要求,按照省财政厅支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渭南市财政局制定了《渭南财政支持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并经局长办公会审议通过,于7月4日正式印发实施。《实施意见》包含主要目标、五大支持方向领域、五项财政

      近日,由苏州吴都能源发展有限公司与协鑫能科联手打造的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零碳项目获颁《碳中和证书》。由此,该医院成为苏州市首家碳中和三甲医院,为大型公共建筑实现节能降碳、探索零碳城市发展之路提供了宝贵经验。碳中和证书作为城市生命线的医院,是能耗最高的公共建筑类型之一,为一般公共建筑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6月14日,江苏省住建厅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江苏省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相关情况。据悉,江苏预计2030年前实现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而在《实施方案》的保障措施部分,重点提出了科技创新的相关工作任务。据悉,接下来江苏将推动“低碳未来建筑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示

      为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部署要求,推动城乡建设领域绿色低碳发展,规范建筑设计碳排放计算,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编制了《建筑碳排放计算导则(试行)》,该导则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建筑以及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程中设计阶段的碳排放计算。[$NewPage$][$NewPage$]

      7月4日,中国碳中和发布公告,7月4日,集团境内子公司中碳绿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中碳绿信)与河南金马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金马能源)签订了碳达峰碳中和数字化服务协议。根据服务协议,中碳绿信为金马能源提供五年的双碳数字化管控系统及碳排放碳核算服务。金马能源为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公司

      7月3日米乐m6,吉林省财政厅印发《关于支持绿色低碳发展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支持能源体系绿色低碳转型。支持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支持发展新能源,推动氢能、太阳能发电等大规模开发和高质量发展。鼓励生物质发电、生物质清洁供暖、生物天然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7月3日,吉林省财政厅发布《吉林省财政厅关于支持绿色低碳发展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的通知。《实施意见》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内容:一是总体要求。主要明确财政支持“双碳”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二是重点支持方向和领域。主要是能源体系绿色低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7月3日,吉林省财政厅发布《吉林省财政厅关于支持绿色低碳发展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的通知。《实施意见》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内容:一是总体要求。主要明确财政支持“双碳”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二是重点支持方向和领域。主要是能源体系绿色低碳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7月4日,吉林省财政厅发布《吉林省财政厅关于支持绿色低碳发展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通知。《意见》指出,支持重点行业领域节能降碳增效。支持推进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降耗,开展节能降碳改造升级。支持构建绿色制造体系,

      山西省科学技术厅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山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山西省生态环境厅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山西省交通运输厅山西省能源局等7部门联合发布《山西省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开展煤炭清洁高效低碳利用技术攻关示范行动等九项重点领域科技创新行动。详情如下:山西省科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上海电力发布2023年半年度业绩预盈公告。1.公司2023年半年度业绩预计扭亏为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23亿元到8.60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预计为6.79亿元到8.08亿元。2.公司本次业绩预盈主要原因:一是公司加快绿色转型发展,清洁能源发电装机

      北极星电力软件网获悉,日前,抚州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抚州市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3-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的通知。《纲要》指出,实施“气象+”赋能行动。推动气象服务融入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加强能源开发利用、规划布局、建设运行和调配储运气象服务能力建设。加强电网安全运

      7月10日,在2023年全国节能宣传周首日,《南方电网公司2022年绿色低碳发展年刊》(以下简称《年刊》)对外发布。2022年,南方电网公司坚持以习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统筹推进节能降碳工作,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全力服务“双碳”目标实现,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年刊》显示,2022年南方五省区

      7月10日,中国华电党组书记、董事长江毅在集团公司总部会见隆基绿能创始人、总裁李振国一行,双方就进一步深化全天候战略伙伴关系交换了意见。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吴敬凯,隆基绿能副总裁佘海峰参加会见。江毅对李振国一行来访表示热烈欢迎,介绍了中国华电绿色转型、科技创新等方面情况。江毅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日前,盐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盐城市推进多式联运发展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实施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提高技术装备绿色化智能化水平。积极推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船应用,推动在高速公路和国省干线服务区及港站枢纽规划建设充换电

      7月5日,中国中车与山东能源集团在京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国中车党委书记、董事长孙永才与山东能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伟举行座谈并见证签约。中国中车副总裁余卫平,山东能源集团副总经理、总审计师茹刚代表双方在协议上签字。孙永才对李伟一行来访表示欢迎,对山东能源集团近年来取得的成绩表

      7月1日,全国首套燃气烟气2000吨/年二氧化碳捕集装置在华能洋浦热电联产项目成功投运。目前,燃气烟气二氧化碳捕集技术研发处于起步阶段,相较于燃煤电厂,燃气电厂烟气二氧化碳浓度更低、分离过程更难,降低成本难度更高。为此,华能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自主研发了燃气烟气二氧化碳捕集技术,捕集装置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7月7日,作为张北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重要受端换流站,±500千伏张北柔直延庆换流站完成2023年度检修工作正式发电。据了解,张北柔性直流电网由中都、康巴诺尔、阜康和延庆4座换流站和666公里的输电线路组成,将张北新能源基地、丰宁储能基地与北京负荷中心隔空“牵手”,每

      近年来,曾被称为“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的贵州,抓住新能源发展的时代机遇,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产业迅猛发展,风、光资源并不算好的贵州实现了“逆袭”。贵州省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今年6月底,贵州省新能源装机总容量累计达2181万千瓦,其中风电607万千瓦、光伏发

      电力软件网获悉,近日烟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关于印发《烟台市加强高质量市场主体培育工作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清洁能源产业聚焦核电、风电、光伏、生物质能、氢能、储能、海洋能、LNG等领域,依托丁字湾双碳智谷、烟台3060创新区、中国海上风

      7月7日,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邹磊在总部会见东方市委书记田丽霞,双方就深化清洁能源产业务实合作、携手推进海南自贸港建设进行深入交流。中国大唐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彭勇,东方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陈楠林参加会谈。邹磊对田丽霞一行到访中国大唐表示欢迎,感谢东方市委、市政府一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7月3日,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发布了关于天津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纳入企业2022年度碳排放履约情况的公告,试点纳入企业共145家,完成履约企业145家,履约率100%。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天津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纳入企业2022年度碳排放履约情况的公告根据《天津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

      7月1日,青海智慧双碳大数据中心揭牌成立。据悉,青海智慧双碳大数据中心依托青海省能源大数据中心挂牌成立,承担青海省全省碳排放数据的采集、挖掘、监测、分析、共享和应用工作,建立了覆盖能源生产、传输、转化、消费全环节的“能碳”数字支撑体系。该中心加快相关数据的开发共享,让更多相关数字产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发文,调整碳交易企业外购电力中绿色电力碳排放核算方法,详情如下: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调整本市碳交易企业外购电力中绿色电力碳排放核算方法的通知沪环气候〔2023〕89号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上海市碳达峰实施方案》(沪府发〔2022〕7号)以及《上海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

      自愿碳市场对于减排压力大、经济实力有限、环保意愿不足的实体,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减排方式。但是,影响自愿碳市场的一个关键挑战是如何为碳信用额定价,新加坡启动首批碳信用额现货交易,为更大规模、更大范围、更透明定价的碳信用交易提供了更多借鉴。6月8日,新加坡碳交易所ClimateImpactX(CIX)启

      自愿碳市场对于减排压力大、经济实力有限、环保意愿不足的实体,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减排方式。但是,影响自愿碳市场的一个关键挑战是如何为碳信用额定价,新加坡启动首批碳信用额现货交易,为更大规模、更大范围、更透明定价的碳信用交易提供了更多借鉴。(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能源报”作者:王林)6

      近日,在福州举办的海洋(渔业)碳汇高峰论坛上,福州市连江县人民政府县长高双成向福建亿达食品有限公司颁发全国首张蓝色碳票。此次试点的碳票由市县海洋与渔业局备案,经第三方机构监测评估、认证,由连江县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提供登记、注销、流转及交易服务等事项。此次开出的蓝色碳票涉及连江约17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关于调整本市碳交易企业外购电力中绿色电力碳排放核算方法的通知。通知指出,碳交易企业可选择将外购绿电单独核算碳排放。详情如下: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调整本市碳交易企业外购电力中绿色电力碳排放核算方法的通知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上海市碳达峰实

      6月6日,国家电投智慧能投(碳资产管理公司)携手中金公司境外子公司,共同参与新加坡国际碳市场ClimateImpactX(CIX)正式上市的碳信用现货标准化合约交易所(CIXExchange)首批碳信用标准化合约交易,交易产品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符合国际核证减排标准(VCS)的优质林业碳汇,标志着国家电投在国

      对原材料、生产工艺、运输方式米乐m6、耗能情况等环节进行碳足迹排查、针对性优化,减少产品碳排放量,再通过购买碳信用,中和碳排放量……经过一系列的操作,突破润滑油有限公司实现了“零碳”润滑油产品的创新探索。“我们选择了用于乘用车和商用车的两款主流机油产品,根据产品碳足迹和预估年产量,经天津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近日,在福州举办的海洋(渔业)碳汇高峰论坛上,福州市连江县人民政府县长高双成向福建亿达食品有限公司颁发全国首张蓝色碳票。此次试点的碳票由市县海洋与渔业局备案,经第三方机构监测评估、认证,由连江县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提供登记、注销、流转及交易服务等事项。此次开出的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即将迎来开市2周年。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上线交易。发电行业成为首个纳入全国碳市场的行业,纳入重点排放单位超过2000家。我国碳市场将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市场。截至2022年12月22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累计成交额突破100亿元大关。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