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 400-123-4657
  • 米乐·(M6)栏目幻灯一
  • 米乐·(M6)栏目幻灯二
  • 最新公告:
    易倍体育EMC·(中国)官方网站 诚信为本,市场在变,诚信永远不变...
    热门分类: 第一系列 | 第二系列 | ......>>更多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易倍体育EMC >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
    36氪领读 中国碳达峰、碳中米乐m6和的路径添加时间:2023-07-16

      米乐m6本文摘自《碳中和与绿色金融创新》,作者:鲁政委、钱立华、方琦,36氪经授权发布。

      中国已提出了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但目前仍未明确达峰时的碳排放总量水平,而是提出了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碳强度)的约束目标。在2020年12月12日举行的气候雄心峰会上,我国提出2030年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的目标。此外,我国也对能源消费总量与结构有明确的目标。

      在《碳中和与绿色金融创新》一书中,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特邀成员鲁政委牵头组成的研究团队,根据我国碳强度约束目标及对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预测,结合我国化石能源消费总量约束目标,大致测算出我国未来的碳排放路径。

      在历史碳排放数据方面(2020年及之前),我们以WRI发布的数据为基础。目前全球有多个数据库均公布了中国的历史碳排放数据,除WRI外,还包括全球碳项目(GCP,2020)、英国石油公司(BP,2020)、中国碳核算数据库(CEADs,2021)等。与其他数据库提供的数据相比, WRI提供的排放数据包括了所有活动产生的排放及所有温室气体的排放,分类较全,而其他数据库提供的数据大部分仅包括能源二氧化碳排放。

      对比几家数据库的数据可以发现,近些年的能源二氧化碳排放数据差距较小,这主要是由于能源相关统计数据较为完备,并且能源碳排放的测算方法较为成熟,而其他领域的排放数据则较难获取与估测,此外早期由于数据统计质量不佳,各数据库数据差距也较大。综上,我们以WRI发布的最新数据,即以我国2018年的能源二氧化碳排放数据(95.3亿吨)为基础对未来的排放路径进行预测,结合2018年我国GDP数据,可以测算出2018年碳强度为1.04吨/万元米乐m6,根据生态环境部公布的2018年碳强度较2005年下降45.8%,可以推测出我国2005年碳强度为1.92吨/万元(2018年不变价,下同)。

      2019年和2020年,生态环境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碳强度较2005年分别下降了48.1%和48.4%。结合2019年和2020年的GDP数据(2018年不变价),可推算出2019年和2020年我国碳排放量分别约为96.7亿吨和98.4亿吨,碳强度分别为0.996吨/万元和0.991吨/万元。

      能源碳排放主要来自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使用,而不同的化石能源具有不同的碳排放系数。因此,我们测算未来能源碳排放量的方法为,以历史排放数据和化石能源消费总量与结构为基础,通过对未来能源总量与结构的预测,结合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中发布的各类能源碳排放系数,来测算未来我国能源碳排放路径。

      根据以上方法,我们首先需要对我国未来的能源消费总量与结构进行预测,在我国《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十四五”规划纲要》)、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于2017年发布的《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2016—2030)》(以下简称《2030能源战略》)以及习主席于2020年12月12日在气候雄心峰会上的讲话中,都给出了我国未来能源消费总量和结构方面的约束目标。此外,未来的碳排放路径还需要满足我国碳强度约束目标。

      由于未来目标涉及单位GDP能耗和单位GDP碳排放,我们需要对我国未来的GDP增速进行预测。2020年11月3日习在关于《“十四五”规划纲要》的说明中提到:“在征求意见过程中,一些地方和部门建议,明确提出‘十四五’经济增长速度目标,明确提出到2035年实现经济总量或人均收入翻一番目标。文件起草组经过认真研究和测算,认为从经济发展能力和条件看,我国经济有希望、有潜力保持长期平稳发展,到‘十四五’末达到现行的高收入国家标准、到2035年实现经济总量或人均收入翻一番,是完全有可能的。”

      2020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为49.8亿吨标准煤,其中化石能源消费总量约为41.9亿吨标准煤,占比约为84.1%;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约为15.9%。《“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2020—2025年单位GDP能耗下降13.5%。结合前述GDP增速预测结果,可以估算出,我国到2025年能源消费总量约为58.0亿吨标准煤。根据发改委和能源局于2017年发布的《2030能源战略》目标:“2021—2030年米乐m6,……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60亿吨标准煤以内,……展望2050年,能源消费总量基本稳定。”我们假设2030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为60亿吨标准煤,并且能源消费总量增速在2030—2050年匀速下降至零,则2050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约为64亿吨标准煤,并达到峰值。在2050—2060年,我们假设总量增速下降速度不变,则到2060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约为62.8亿吨标准煤。

      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方面,根据发改委和能源局于2017年发布的《2030能源战略》目标:“2021—2030年,可再生能源、天然气和核能利用持续增长,高碳化石能源利用大幅减少……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在20%左右,天然气占比在15%左右,新增能源需求主要依靠清洁能源满足……展望205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超过一半。”习主席在气候雄心峰会上的讲线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从20%提升了5个百分点至25%。我们假设到205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比目标提升10个百分点至60%,并假设该占比在2020—2030年和2030—2060年均匀速上升,则到206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将在77.5%左右。

      根据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与结构的变化,以及《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中发布的各类能源碳排放系数,可以估测出我国能源碳排放将在2025年前后达到峰值,峰值为106.2亿吨,碳强度较2020年下降19.8%,满足《“十四五”规划》碳强度下降18%的约束目标;到2030年,能源二氧化碳排放量将下降为101.4亿吨,碳强度较2005年下降68%,满足习主席在气候雄心峰会上提出的下降65%以上的约束目标。进一步地,根据WRI历史排放数据,我国能源二氧化碳排放占所有活动二氧化碳排放的比例在92.5%左右,而二氧化碳排放占所有温室气体排放的比例在83%左右。假设在2030年前该比例基本不变,则据此可以估算出我国在2025年所有活动的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约为114.9亿吨,所有温室气体排放峰值约为138.4亿吨。如果进一步考虑负排放,根据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2020)的预测,在1.5摄氏度温升路径下,预计我国LULUCF(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变化和森林)产生的碳汇净增量在2030年为9.1亿吨,CCS(碳捕集与封存)技术带来的负排放约为0.3亿吨。据此,我们可以估算出我国2030年温室气体总净排放量约为122.6亿吨,到2060年我国要实现碳中和,也就意味着在30年间,我国经济要从净排放量122.6亿吨下降至零。

      根据对2030年后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和结构的预测,到2060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将达到62.8亿吨标准煤,其中非化石能源占比在77.5%左右,化石能源消费仍有14.1亿吨标准煤;能源碳排放量(不考虑CCS)约为23.7亿吨,较峰值下降约78%。在工业过程碳排放方面,水泥行业生产过程排放是我国工业过程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根据麦肯锡的测算,在1.5摄氏度温升路径下,到2050年中国水泥行业碳排放须比2020年减少70%以上(华强森等,2021)。据此,我们假设2060年实现碳中和时,我国工业过程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70%。

      在其他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方面,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2020)预测在1.5摄氏度温升路径下其他温室气体排放将比2020年下降48%。我们据此假设,2060年实现碳中和时,我国其他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也将比2020年下降48%。基于上述假定,我们预计到2060年,我国所有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不考虑负排放)仍有约37.4亿吨。在负排放方面,根据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2020)的预测,在1.5摄氏度温升路径下,我国LULUCF在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时预计为-7.8亿吨,我们假设2060年实现碳中和时,LULUCF增汇也为-7.8亿吨,则仍有29.6亿吨温室气体排放量需要通过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负排放技术进行中和。

      书名:《碳中和与绿色金融创新》作者:鲁政委、钱立华米乐m6、方琦,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近年来,我国绿色金融发展迅猛,无论是制度建设还是市场发展都已取得初步成效。而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我国将迎来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变革,这意味着绿色金融的内涵将进一步扩展。为此,《碳中和与绿色金融创新》一书对过去绿色金融政策与市场发展进行了全面的回顾与总结,同时展望了未来在碳中和目标的引领下,绿色金融市场发展将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

      本书首先回顾了全球可持续发展与应对气候变化历程,以捕捉碳中和大趋势下的机遇与挑战,然后剖析了碳中和与绿色金融相关的概念与内涵,并介绍了国内外绿色金融的政策与标准,最后聚焦绿色金融市场助力碳中和的实践,展现了气候投融资、绿色信贷、绿色债券、可持续投资与ESG、绿色保险、碳市场与碳金融等领域的新发展趋势。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梁明月”(ID:liangmy0223),36氪经授权发布。

      监管层对兼任私募的信息披露方面要求更为严格与细化,也使得投资者能从中获取更多增量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