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 400-123-4657
  • 米乐·(M6)栏目幻灯一
  • 米乐·(M6)栏目幻灯二
  • 最新公告:
    易倍体育EMC·(中国)官方网站 诚信为本,市场在变,诚信永远不变...
    热门分类: 第一系列 | 第二系列 | ......>>更多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易倍体育EMC >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
    易倍体育EMC王景武:对商业银行加强气候风险管理的思考添加时间:2024-03-03

      易倍体育EMC当前,全球变暖趋势仍未停止,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不断强化,产业绿色化发展持续推进,气候相关风险势必长期存在。商业银行应充分认识其长期性、复杂性、严重性,进一步加强气候风险防范的意识和能力,突破气候风险管理中的瓶颈制约,实现应对气候变化和自身高质量发展双赢。

      金融安全是国家实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以全面加强监管、防范化解风险为重点,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作为一种典型的非传统风险来源,气候变化导致的长期不利影响和突发极端事件,正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不稳定因素。由此引发的气候风险具有长期性、复杂性、极端性、不确定性等特点,若不妥善应对,可能会在特定地区、特定时点集中爆发,冲击局部金融稳定,乃至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当前,气候变化对经济和金融系统的潜在威胁逐渐暴露和扩大,商业银行应强化风险防范意识,提高气候风险识别能力,加强风险研判、预警监测和缓释管理,统筹助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和实现自身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气候风险泛指由气候变化引起的风险,可根据来源进一步分为物理风险和转型风险。气候物理风险是指干旱、强降水、极端高温等气候灾害及海平面上升、海水酸化等气候事件导致的财产损失风险。气候转型风险是指经济社会低碳转型过程中政策法规、市场偏好、技术水平等出现重大变化导致的风险。气候风险具有普遍性、多维性,能够影响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战略风险、合规风险和声誉风险等。近年来,伴随全球温度上升趋势持续、各国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升级,气候风险正由一种理论概念逐步转变为金融部门所面对的现实威胁。

      世界气象组织(WMO)报告指出,受全球变暖等因素影响,全球范围内气候灾害发生的频率、强度及严重性均显著增加,过去50年中全球气候灾害数量增加了5倍,经济损失增加了7倍。近三年,全球气候相关损失逐年增长并处于历史最高水平,每年经济损失达2000多亿美元,占全球GDP的0.2%。从全球地域分布来看,气候灾害呈现多发性,近三年各大洲均发生现象级重大气候灾害事件,包括我国郑州、涿州等地的极端降水,德国、巴基斯坦等地的洪涝灾害,北美、澳大利亚、希腊等地的山火,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财产损失。气候灾害重发频发对经济金融系统运行造成较大压力。瑞士再保险数据显示,2022年气候灾害导致的保险损失赔付超过1000亿美元。预计到本世纪中期,全球气候变暖趋势仍将持续,气候灾害发生频次和强度将进一步增加,对经济金融系统稳定运行会带来更大挑战。

      截至2023年11月,全球已有180个国家和地区提出并更新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目标(NDC),并出台配套政策加快转型步伐。伴随碳约束不断收紧,实体经济运行成本显著提升。

      例如,近三年内,日益强化的减排目标推升欧盟碳价增长逾200%,和高企的天然气价格一道,成为欧洲高电价、高通胀的重要推手,大量工业企业在“碳成本”压力下被迫关停。又如,伴随新能源汽车制造技术进步和公众消费习惯改变,全球燃油车销量自2017年以来连年下滑,2022年全年销售量较峰值时期下降25%,倒逼主流汽车厂商降价去库、转型图存。生产成本增加和市场优势丧失将导致高排放行业经营状况恶化,据国际能源署(IEA)估计,到2050年,全球高碳行业资产搁浅规模约10万亿美元,由此引发的企业经营风险将通过其融资行为向金融部门传导。

      受自然禀赋和发展阶段等客观因素制约,国内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的气候风险暴露水平显著高于国际同业,加强气候风险管理必要且紧迫。从自然条件看,我国是全球气候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也是气候变化敏感区和影响显著区。受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和气候特征等因素影响,我国气候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近年来每年因气候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3000多亿元。从风险分担结构看,我国气候相关保险险种少、覆盖率低,保险业对气候物理风险的分担较弱,企业和居民遭受气候灾害冲击后往往无法获得足够的保险理赔,相关风险有较大比例传导至银行。从经济社会角度看,我国仍处于中高速发展阶段,人均能耗仍有较大增长空间。加之能源结构偏煤、产业结构偏重工业、资产年限结构偏年轻,实现“双碳”目标的任务重、时间紧,低碳转型过程对实体经济和金融部门的冲击将比发达国家更为剧烈。

      中国工商银行将绿色金融纳入全行发展战略,高度重视气候风险对自身经营和资产的影响,在国内大型银行中首个将气候风险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持续推进气候风险的识别评估、监测报告、缓释控制和研究分析,不断提升自身气候风险管理能力。

      中国工商银行始终将绿色金融理念贯穿于投融资服务和运营管理各环节,前瞻调整业务布局,合理配置业务资源,从源头减少气候风险的冲击。一是在投融资政策制定中全面突出“绿色”导向,采取经济资本占用、授权、定价、规模等差异化管理措施,引导全行将资金重点转向绿色经济领域,大力支持清洁能源、低碳交通、低碳建筑、绿色制造、生态保护等重点绿色低碳产业发展。二是加大绿色金融产品服务的创新力度,积极研究绿色低碳领域新模式、新业态,综合运用“投、贷、债、股、租、顾”等多种工具,支持企业多元化绿色融资需求。三是加强环境气候敏感行业风险把控,将工艺、能耗、技术、环保、碳排放等指标作为重点行业客户及项目选择关键标准,合理调整投融资策略,优化调整存量客户结构,前瞻退出落后产能。

      中国工商银行始终坚守环保底线,严格遵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以及土地、健康、安全等硬约束。通过不断完善政策制度、系统流程、调查审查模板等,现已将环境和气候风险评估要求嵌入投融资管理各环节,全流程执行“环保一票否决制”。在尽职调查环节,审慎评价客户及项目的环境和气候风险,并在尽职调查报告中明确列示。在审查审批环节,严格审查客户环保依法合规情况,提高高风险行业融资经营主责任人层级。在合同签署环节,强化风险管理合同条款,督促客户加强环境和气候风险管理。在资金拨付环节,对确认存在重大环境和气候风险隐患的客户,及时终止资金拨付。在贷投后管理环节,动态监测企业环境和气候风险,及时进行风险预警和管控。

      作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金融机构之一,中国工商银行较早开展了气候相关风险的量化评估工作,并在监管指导下不断加强气候风险研究分析、丰富气候风险压力测试实践。一是构建气候风险压力测试系统,参考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技术框架和央行与监管机构绿色金融网络(NGFS)压力情景,充实气候风险传导路径,不断改进气候风险对重点行业、重点区域影响的模拟机制。二是开展全行气候风险压力测试,选取火电、钢铁、交通运输、煤炭、石油天然气等重点行业,设计专项压力测试方法,分析客户在气候压力下的中长期经营表现,为投融资结构优化提供参考依据。结合资产分布和押品分布情况,分析物理风险造成的损失。三是开展物理风险专题研究,评估重点行业和地区的物理风险暴露水平,提出建立商业银行气候灾害预警管理体系。

      中国工商银行持续强化投融资环境和气候风险管理体系,建立了对客户环境和气候风险的预警、识别和上报机制。通过与第三方环境数据提供商合作,充分运用企业环境风险多维度大数据信息,在信贷系统中增加环境和气候风险信息查询功能,支持常态化自动监测并相应触发风险检查要求,实现环境和气候风险信息的批量、实时、自动化获取及分类、闭环、智能化管理,有效增强了环境和气候风险识别、监测及防控水平。

      近年来,国内外监管部门和商业银行围绕气候风险开展了大量研究和实践工作。然而,由于技术、机制和理念等多因素限制,从气候风险的识别、监测到缓释、控制各环节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挑战,加强气候风险管理任重道远。

      在风险识别和评估环节,缺乏足够的能力储备。识别和评估风险是管理气候风险的前提。与传统金融风险相比,气候风险的来源更广、期限更长、作用机制更复杂,风险识别和评估综合性强、理论难度高,当前世界范围内仍无权威、通用的评估模型和计量方法。我国自然环境多样、经济结构复杂,气候风险综合评估难度更大。现已开展的风险分析工作主要针对局部地区或少数行业,在宏观层面易倍体育EMC,无法完整、准确、全面地把握气候风险对业务的冲击强度,在微观层面,不能精准识别具体客户的气候风险类型和暴露水平,对风险管理的指导意义有限。

      在风险监测和预警环节,缺乏有效的数据基础。更新及时、来源可靠、一致可比的数据是气候风险管理的基础。当前,金融机构仍无法及时准确地掌握客户的环境和气候信息,风险监测预警存在盲区和时滞。在物理风险领域,灾害历史、承灾置、脆弱性水平等信息分散在气象、减灾、经济、工业多个部门,数据专有性强、部分数据安全要求高。由于国内仍未建立统一的跨部门数据共享体系,金融机构难以获取相关信息,更无法实现风险数据的实时交互。

      在转型风险领域,我国环境信息披露以自愿方式为主,除重点排污单位和存在环境违法记录的上市公司外,绝大部分企业的排污量、碳排放量、能耗水平等环境表现数据仍不可得。已披露的数据在指标选取、测算方式、统计口径等维度也存在显著差异,在风险管理实务中的应用价值不大。

      在风险控制和缓释环节,缺乏具有操作性的手段方法。尽管银行业已初步认识到气候风险的重要性,但在风险控制和缓释方面鲜有机构采取有效行动,特别是在气候物理风险管理领域仍存在空白。从主观上看,商业银行受物理风险直接冲击小,投入的管理资源偏少,对其主要形式、分布形态及可能产生的影响缺乏认知。欧洲央行曾分析指出,与转型风险相比,欧洲银行业对物理风险的重视程度相对不足。从客观上看,现阶段商业银行主要通过压力测试、情景分析、敏感性分析等手段对气候物理风险的危害进行初步评估,在风险防控方面仍未找到行之有效的模式,特别是缺乏可落地的工具和措施。

      当前,全球变暖趋势仍未停止,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不断强化,产业绿色化发展持续推进,气候相关风险势必长期存在。商业银行应充分认识其长期性、复杂性、严重性,进一步加强气候风险防范的意识和能力,突破气候风险管理中的瓶颈制约,实现应对气候变化和自身高质量发展双赢。

      ,进一步加大对清洁能源、绿色制造等重点绿色领域的资金投放力度,稳步提升对碳捕捉利用与封存(CCUS)、氢能等前沿低碳技术项目的中长期信贷支持,积极拓展新能源汽车贷款、绿色消费贷款等零售领域新市场。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围绕绿色融资主体的特色融资需求、特色收益来源、特色抵质押物、特色经营模式等,积极开展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拓展绿色金融产品谱系,降低绿色融资成本,充分满足绿色产业全方位、多层次的绿色融资需求。支持高碳行业转型发展,聚焦高碳行业客户在资源循环利用、低碳技术研发、产品提档升级等方面的金融需求,综合运用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等创新金融产品,支持高碳领域客户低碳转型发展,助力经济社会平稳降碳。

      ,先期开展暴雨洪涝、台风、干旱等重点气候灾害的预警管理,把握极端气候风险的时空特征、发生概率、主要危害和传导路径。在重点地区维度,对高风险地区(如蓄滞洪区等)强化风控措施,如要求客户采取防洪措施或保险分担,推动客户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引导其做好供应链管理和业务连续性规划,鼓励当地分支机构结合地域特点积极开展试点探索。在重点行业维度,对能源、农业等气候敏感型行业板块,将物理风险管理要求全面融入行业投融资政策制定及风险管理体系,将客户的地理位置信息、保险覆盖情况、应急预案储备情况等作为贷前审查的重点考察要素。

      ,综合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充分收集客户气候风险相关数据,并完成自动化清洗、分析和归集,形成客户风险“画像”。在贷中环节,利用云计算、深度学习等技术,构建客户及投融资项目气候环境风险评价指标,量化分析项目与资产的环境和气候风险暴露水平,叠加行业等维度综合分析,实施精准化、差异化的风险管理措施。在存续期管理中,将外部风险数据接入内部系统,分析处理后分级分类生成预警信息,自动分发至相关管理人员及业务人员。对由气候灾害引发的风险,及时做好客户沟通提示,增强其风险适应能力,最大程度规避损失。

      ,引入专业“外智”,推动科研院所、智库机构、科技企业等积极参与气候相关金融风险的研究,共同开发适用国内金融机构的气候变化情景和风险传导模型,将最新的信息科技和学术成果引入气候风险业务实践。其次,打破数据壁垒,联合气象、环保、水利、减灾等专业部门建立气候风险数据库,充分收录气候信息、环境信息、经济社会信息,持续拓宽数据来源、加大更新频率,注重维护数据质量,为投融资气候风险智能化管控建立良好数据基础。最后,深化金融同业交流,促进银行业气候风险管理信息互通、经验互鉴、理念共享,共同探索气候风险信息、工具易倍体育EMC、模式在银行业务中的落地方式;创新气候风险“银保联动”管理模式,推出“贷款+环境责任险”“贷款+气象指数险”产品,实现银行业与保险业的风险共担、收益共享。